效率成就品牌,诚信铸就未来

只有更好的服务,才有更多的用户

  • 俄罗斯文学,我们依然在阅读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7日
  •  索契冬奥会,**目光聚焦俄罗斯,开幕式的温情短片《33个俄文字母》,涵盖了33个与俄罗斯有关的词语,其中5个代表5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托尔斯泰、契诃夫和普希金,他们是俄罗斯的骄傲,也是**文坛的大师。**主席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媒采访时称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他还一口气说了11位俄罗斯作家的名字!
     
      对于习近平和他同时代的中国读者,俄语文学、苏联文学曾经是他们这一代人年轻时**重要的读物,是窥见欧洲文化和文明的狭小窗口。但现在的图书市场上,除了经典不断重印,俄罗斯文学书籍很难和英美文学、日本文学相比肩。研究者认为,经历过阅读俄罗斯文学的热情和消退后,中国读者对俄罗斯文学的阅读,正处于平稳时期。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文飞说,俄罗斯文学作为诸多大语种外国文学之一种,正在21世纪的中国获得正常的接受和阅读。
     
      2月7日,**主席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对于索契这座城市,习近平第一印象就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这部小说就是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索契休养时创作的,“我年轻时多次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对于俄罗斯文学,习近平在专访中还提到了很多作家的名字,“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对于习近平和他同时代的中国读者,俄语文学、苏联文学曾经是他们这一代人年轻时**重要的读物,是窥见欧洲文化和文明的狭小窗口。这一段阅读记忆使得他们对19世纪俄罗斯作家和苏联革命作家的作品及笔下人物如数家珍,从《战争与和平》《初恋》到《铁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安娜·卡列尼娜到保尔·柯察金。在某种程度上,通过阅读,这一代中国读者把这部分有限的俄罗斯文学和苏联文学,化作了自己的文学,这些拗口的名字跟贾宝玉、祥林嫂一样亲切。
     
      但时代变了。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郑体武亲历了中国读者阅读俄罗斯文学的热情和消退,其实也是文学在苏联到俄罗斯转型过程中的衰败和被冷落。1980年代,郑体武在苏联留学,当时购买一套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要凭票,印量达到1700万套。如今经常去俄罗斯的郑体武直接感受到了作家处境的艰难和文学阅读热情的下降。就算是名作家,他们的作品也很难出版,即便出版了稿费也少得可怜甚至没有稿费。曾经的作家群因为意识形态问题也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1990年代,郑体武会骑着自行车去出版社推介他中意的俄罗斯文学,现在他说推介翻译俄罗斯文学的学者译者队伍也少了。“俄语文学,都去哪儿了?”
     
      其实这并不代表现在的中国年轻读者不再阅读俄语文学,只是他们可选择的文学作品不再被局限在那几个种类。英美文学铺天盖地,再偏僻的法语文学在这里也能找到一些读者,西班牙语文学在马尔克斯等几位大师的影响下也在中国读者中扎根。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文学,还被继续阅读,有谁会不喜欢普希金、屠格涅夫呢?在影视作品推动下,《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依然如雷贯耳;契诃夫作品虽然不是畅销书,但跟**其他地方一样,在这里也有他的忠实读者。而现在年轻一辈的读者们更愿意去读阿赫玛托瓦、曼德施塔姆、茨维塔耶娃、巴别尔、布尔加科夫、帕斯捷尔纳克或者布罗茨基,读他们的诗歌、小说以及他们曾经遭受的苦难,更资深一点的文学读者会去读拉斯普京或者《鱼王》。
     
      每年,在国内各个机构和媒体评选的年度好书里,经常会有一本俄语作品入围,虽然不再局限于小说。去年,《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进入了多个年度好书的榜单,曼德施塔姆夫人娜杰日达自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写作回忆录,一直写到去世。这部超越个人的回忆录,是对苦难一代作家诗人的历史见证。通过诗人曼德施塔姆的个人遭遇来折射俄国知识分子在20世纪的艰辛命运。再之前,《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进入了多个年度好书榜单。再比如,去年底出版的《滨河街公寓》作品借小人物格列勃夫以求官心走学术路、终于在学术界混得风生水起的发家史,生动地刻画了苏联时代的世风时相。滨河街公寓当时为苏联的高干、学者和知名人士所建,代表了社会地位和物质享受,也成为主人公格列勃夫野心的象征。本书当年在苏联出版后,被解读为“反市侩小说”、“反特权小说”。它的作者尤里·特里丰诺夫的作品其实也一直在国内出版。正像郑体武所说,因为相关研究、翻译、推介队伍的缩小,更多的俄罗斯现当代作家诗人的作品没能在国内翻译出版和推广,但他心中的当代伟大俄罗斯作家名单依然很长。
     
      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对中国读者影响至深
     
      习近平主席去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谈到:“我年轻时就读过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这六位几乎涵盖了俄罗斯文学史上**辉煌的一个阶段—黄金时代的所有重要作家,从开启黄金时代的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到为黄金时代画上完美句点的短篇巨匠契诃夫。黄金时代也是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的一个时期。
     
      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在回顾19世纪初以来的俄罗斯文学时,常常把从普希金到契诃夫的这一段时期称为“黄金时代”,盖因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期。
     
      在普希金的作品中,已经出现了这一时期特有的一种思想者的形象如奥涅金等,后世之所以把普希金作为黄金时代的起点,与他不屈的精神也有关。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7岁。
     
      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俄罗斯又一位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决斗中重伤后去世。莱蒙托夫愤然作《诗人之死》一诗,直言杀害普希金的罪魁祸首是俄国上流社会。他因此被流放到高加索。莱蒙托夫的诗篇中也笼罩着一种沉郁和孤独感,他自己和普希金一样在决斗中被杀。
     
      屠格涅夫常居国外,正是他使俄罗斯文学与西欧文学有了一种更紧密的联系,开始把俄罗斯文学推向**。他的长篇小说更直接地反映着时代和社会,思想者和“新人”的形象较前更为丰满、多样和新颖。
     
      契诃夫处在一个政治上严密控制而革命的地火正在酝酿的时期,他不怎么直接谈思想,他与政治和宗教都保持着一定距离,他深深地不满意于平庸的生活却也并不施以猛烈的攻击和搅乱,只是在精神的深层次上表露出一种默默的等待和不安的希望。
     
      另外两位俄罗斯文学家就是有“俄罗斯文学双峰”之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在文学造诣上,他们二位的确高出同时代其他作家一筹,置于**文豪之林亦当仁不让。
     
      **作家余华就曾绘声绘色地描述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自己的震撼:当时自己被那种“一开始就进入叙事高潮,并且一直持续到结尾”的风格“炸得晕头转向”。“当时年轻无知,直接爬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台阶上,结果发现自己有‘恐高症’。然后灰溜溜爬了下来,刚好是茨威格的台阶。”余华这样说。
     
      托尔斯泰之后,你还应当知道的俄罗斯文学
     
      上外文学研究院院长郑体武谈19世纪后的俄罗斯文学
     
      除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作家,这几年,中国读者对苏联白银时代的诗人和作家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阿克梅派,比如曼德施塔姆、阿赫玛托娃等,他们是中国读者的阅读热点,也是文学研究的热点,你怎么看?
     
      郑体武:这是很自然的事情。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或者苏联文学,文学与权力、**、政府、**的关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也是20世纪俄语文学的特点,毕竟20世纪里有70年是苏俄时期。这些年俄罗斯出了很多相关书籍和研究著作,这些作品多数是从档案出发的研究和创作。现在只是研究阿克梅派的人多了。为什么要转向呢?为什么有热点呢?因为,这些诗人和作家过去被忽略了,活着时受到不公正待遇,现在可以谈论研究了,形成了热点。固然阿克梅派有创作本身的魅力,确实是高超的,也跟社会政治变动有关。过去是禁区,或者只可以谈论到一定程度,或者材料不让看,就算能看也是小范围内。现在都可以拿到资料,很自然形成热点,能出新成果。
     
      就你个人而言,**欣赏哪一位白银时代的诗人作家?
     
      郑体武:白银时代主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批诗人,狭义地说就是现代派诗歌。其实这个时期,文坛上不仅仅只有现代派诗歌,还有传统派的诗歌,比如蒲宁他们。这个时期还有无产阶级文学,还有以叶赛宁为代表的新农民诗派。所以,首先要清楚,在那个时期,俄罗斯文坛和苏联文坛,不是只有白银诗人或者现代派诗歌。
     
      20世纪哪个俄罗斯诗人**伟大?有人说是曼德施塔姆,有人说是阿赫玛托娃,有人说茨维塔耶娃,有人说勃洛克、马雅可夫斯基……拉出来一大把,但我看来,勃洛克高一点。在今天有那么多新学术热点的时候,他依然是学术热点之一。他活着的时候是热点,死后,一直到现在也是,无论政治环境怎么改变。
     
      白银时代阿赫玛托娃以后的俄罗斯文学和作家,中国读者更为陌生。过去三十年,俄语文学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有哪些?
     
      郑体武:1970、1980年代以来,俄罗斯还是有一大批代表性的作家,其中我认为1937年出生的拉斯普京一定要提,这是**代表性的作家。他的作品比较少,慢工出细活,特别纯粹。拉斯普京生活在西伯利亚的叶尔普斯克,他很喜欢他的故乡,他有很重的乡村情结,他一生的作品都是在写乡村,不写城市,城市写到**也就是镇。他的作品基本全部翻译成了中文。
     
     
     
      你看拉斯普京的作品,表面上都很平实,但看完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他**的作品都是苏联时期写的,比如《活着,但要记住》,写一个开小差的士兵。后来慢慢地,他的写作转向了政治。我曾问他**得意哪部作品,他说是《告别马焦拉》,这也是公认的**之作。
     
      在我看来,拉斯普京完全有资格拿诺贝尔奖。除了他之外,还有别洛夫、《鱼王》的作者阿斯塔菲耶夫等都是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只是这些年诺贝尔奖的关注范围不在俄语文学。阿福玛杜琳娜是莫言**那年与他一起被提名的诗人,不过提名后不久就去世了。阿福玛杜琳娜也是叶夫图申科的妻子,他们是一代人,是1950年代大声疾呼派的代表人物。
     
  • 企业信息
  • 状态:普通会员
  • 核实:        
  • IP属地:黑龙江
  •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先经理
  • 座机:---
  • 传真:---
  • 微信:---
  • 地址:黑龙江哈尔滨市松北区哈尔滨